今年6月是第22個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為“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為進一步全面落實産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文化氛圍,持續夯實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分級管控,確保産業安全生產持續穩定,大眾交通集團安全生產暨彙總治理委員會近日頒發《對于紮實開展2023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的通告,要求各單位結合自身實際,形成本單位的“安全生產月”活動計劃或工作方案,並組織推進相關工作落實。
通告提出,各單位應嚴格按照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安全生產月”活動的統一部署,遵循“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圍繞有關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隱患排查、預案編製及演練,以及安全工作標準化等內容,紮實做好本單位的推進實施工作。通過安全生產月活動,進一步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強化安全風險排查與隱患治理;完善相關應急預案的編製、演練與評估,提升從業人員的應急處置能力;根據產業特性,持續推進安全標準化的各項工作持續走深、走實,達到全面提升員工安全素質,有效防範與遏製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通告要求,各單位應成立“安全生產月”活動專項小組,推進相關工作落到實處。各單位應加強活動宣傳,積極發掘、提煉典型示例、優秀做法,及時予以宣傳報道。各單位在“安全生產月”活動結束後,應及時對本單位的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對執行效果進行分析評估,並形成書面的總結材料。
活動內容
開展多形式宣傳活動
各單位應根據集團安委會《對于紮實開展2023年“安全生產月"活動》的要求,利用各種形式(例如:運用産業釘釘平臺、徽信公眾號發布相關信息;製作黑板報、宣傳展板;張貼宣傳畫、宣傳横幅)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共同營造“安全生產月”良好的氛圍。同時,各單位應結合自身實際,圍繞“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的活動主題,開展有效的宣貫活動,包括但不限於:
1、組織全體員工觀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片;
2、組織開展圍繞安全生產月專題的宣傳板報巡展活動;
3、邀請安全專家開展安全生產管理專題知識講座;
4、組織員工開展有關安全生產知識的競賽活動;
5、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專項排查與治理活動;
6、基於應急預案開展有針對性的演練活動;
7、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安全標兵”評選活動,同時要緊扣安全生產月主題,重點開展應急科普“五個一”宣傳活動,即:鼓勵一線從業人員閱讀一本安全應急科普讀本,開展一次安全隱患排查,開展一次安全應急技能培訓,開展一次安全隱患自查,繪製一張逃生路線圖。
全面推進安全風險辨識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1、加強安全風險評估和危險源辨識管理,落實安全分級管控措施。各單位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應負責組織本單位相關部門及員工,從工作流程、設施設備、作業環境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全過程開展本單位危險源辨識,對存在的風險和發現的隱患須擬定詳細防控措施,深化安全風險辨識、評估、管控的安全管理體系。
2、加強易燃易爆品的安全彙總治理工作。相關涉及單位應加強對所涉及的易燃易爆危險品的運輸、存儲和使用等場景管理,尤其是對易燃易爆物品要加強技藝檢測和經常性維持,落實夏季易燃易爆設備的安全防範要求,並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嚴格落實風險管控。
3、加強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工作。各單位應建立健全安全隱患 排查治理製度,通過季節性安全防範工作專項檢查(如:防臺防汛、 防暑降溫、夏季車輛防火等)和定期開展的安全隱患排查(須嚴格按照計劃的時間周期進行,並規範填寫“大眾集團安全綜治隱患排查表”),對查出的安全隱患按照分級控製要求,及時落實整改,保持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的長效管理機製行之有效。
深入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並強化相關預案。
1、嚴格執行集團安委會對於落實産業安全生產責任的規定,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安全責任體系 ,強調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保證安全生產的必要投入,改善安全生產工作條件, 切實提高各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彙總保障能力。
2、圍繞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強化落實,重點落實産業主要負責人“五帶頭”,即:帶頭研究組織本單位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帶頭落實全員安全生產崗位責任發揮管理團隊和專家作用;帶頭對動火等危險作業開展排查整治;帶頭對外包外租等生產經營活動開展排查整治;帶頭開展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活動。
3、嚴格落實産業應急管理與安全防範工作。完善本單位安全應急預案(包括彙總預案、專項預案等),提高産業應急響應速度和應急處置能力。同時,各單位也要組織員工開展各類應急技能的培訓和應急預案的演練,不斷提高員工的應急防範意識,熟悉應急處置流程,以及逃生自救的能力。
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進程
各單位要聚焦安全生產標準化,對本單位的安全管理臺賬進行梳理,查漏補缺,改正不足,確保管理體系化、文件化、數據化留痕。同時,交通板塊所屬相關單位要積極對標《上海交通工業産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指南》等文件的要求,尚未達標單位要積極推進創建工作,已達標單位要持續鞏固,按期做好復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