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自動駕駛效勞平臺“蘿蔔快跑”引起社會關註,特斯拉也宣布進入無人駕駛出租車範圍,自動駕駛技藝迅速擴展。不少市民關心,什麼時候在上海也能坐上無人駕駛的出租車?今年市人代會上,市人大代表、大眾交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國平建議,上海應加快推進自動駕駛出租車示範運營,保持在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範圍的領先地位。
“自動駕駛技藝的應用,不僅有望提高交通系統的整體運行效率,也能為乘客供應更加舒適、便捷且個性化的乘車體驗。”在楊國平看來,推廣自動駕駛出租車可以緩解城市交通壓力,並推動上下遊產業的擴展升級。
在國家層面,去年6月,發改委等五部門的印發《對于打造消費新場景培育消費新增長點的措施》中也提出,要穩步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運營,打造高階智能駕駛新場景。
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擴展中,上海一直走在前沿。早在2016年,嘉定區就建立了全國首個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2023年2月,《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規定》施行,上海成為全國最早發布實施“無駕駛人”智能網聯汽車地方性法規的城市之一,同年,上海市首批智能網聯出租示範運營正式啟動。
同時,楊國平指出,上海在智能網聯出租汽車推進中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對于自動駕駛的地方性法規管轄範圍,目前僅為浦東區域,尚未未覆盖全市,相比來看,北京、廣州、深圳等城市均已通過了全市性的自動駕駛汽車條例。他還註意到,自動駕駛示範應用試點區域未包含重要的交通樞紐,且相互獨立,導致運營商業化價值低,産業難以建立有效的盈利模式,因此參與試點的意願不高。
“試點落地推進也較為緩慢。”楊國平表示,上海全無人自動駕駛出租車通過測試獲得示範運營資格所需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門槛相對偏高,影響産業參與的積極性,甚至將資源轉去其他城市。
針對這些情況,楊國平認為,應加快推進上海自動駕駛出租車示範運營。首先,需要啟動製定全市性智能網聯汽車的政策法規,建立健全自動駕駛出租車監管機製。同時,應考慮簡化測試流程和項目,如針對在國內其他地區開展智能網聯汽車遠程安全員道路測試、示範應用和示範運營的産業,申請在本市開展相同或類似創新應用活動的,可以簡化或互認相關測試結果,從而降低産業測試成本,加快推進全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示範運營。
楊國平還建議,要擴大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區域,並探索連通虹橋樞紐、浦東機場主要交通樞紐,同時試點打通高架橋、快速路連接線試點區域,讓全市智能網聯汽車示範運營區域相連成片。“還需要推進長三角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協同擴展,鼓勵自動駕駛技藝研制,吸引自動駕駛産業向上海投入另外資源,提升上海在全球自動駕駛範圍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