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一場大眾出租的"換位實踐"悄然展開——大眾交通板塊管理人員將工牌換成駕駛員證件,進入出租車駕駛艙,開啟了一場"沈浸式職業體驗",成為了出租車駕駛員。經過兩周的時間,大部分管理人員已經進行了初步體驗,作為“新手司機”大家在出租車營運方面的感觸良多。
大眾交通司機效勞核心的張海峰平時的工作和司機接觸溝通較多,對做出租司機的艱辛是有心理準備的。當坐在駕駛座上開車去營運後,他發現許多困難是無形的,只有體驗了才知道。“我在市核心商業區巡遊的過程中發現,現在揚招的乘客很少,大部分都是靠通話平臺接單。”他在體驗反饋中表示。這次換位體驗讓他體會到了出租車司機長時間駕駛的疲勞感、訂單空窗期的焦慮,司機們“靠時間換收入”的艱辛,理解工作強度與收入失衡的矛盾。
人力資源部的趙毅斌是司機培訓講師,對於培訓內容中的營運規則他爛熟於胸,因此開車營運和計價器操作等對他來說並不難。不過他發現了一個問題,出租車需要長時間在馬路上巡遊,所以及時充電很重要,幾天時間下來,他深刻體會到了司機們的"充電焦慮"。他表示:“出租車電池的續航裏程真的會影響營運效率和心情。”
行政核心的黃雪邦自認為對上海的城市道路還算熟悉,開上出租車後才發現不是那麼簡單的。乘客上車的點位有時候會變動,根據定位到達上車點卻看不到乘客,話機聯絡後才發現小區有好幾個門。“出租車司機不僅要熟悉道路,還要及時與乘客溝通隨機應變,每一單都是精神高度集中。”體驗了一天下來,他感覺比上班三天還要累。他因不熟悉社區小路錯過最佳路線,被定位扣分後,終於理解了駕駛員對智能系統"機械死板"的抱怨。
客司服核心的黃峰波通過這次體驗活動深刻了解到了女司機的困難。營運期間的如厕問題,深夜營運的安全問題等等。比如在深夜遭遇醉酒乘客的刁難,如何在做好效勞的同時保護好自己。"既要保障安全又不能激怒乘客,這種分寸感是規章製度無法量化的。"她感嘆道。

這場換位實踐正在產生涟漪效應,各位管理人員的體驗反饋將會指導後續的管理改革,部分問題已經得到及時的推進。正如大眾交通集團副總裁、大眾出租租赁總經理潘曉華在動員大會上所說:“只有真正了解營運全流程,我們才能在管理中更加接地氣、更具溫度。”體驗活動還在持續中,公司希望通過更深入全面的換位實踐,製定更合理更人性化的管理製度。